一、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癥狀如下:
1、骨痛
骨痛是骨質疏松癥的最常見、最主要的癥狀。
疼痛最常見的部位是腰背部,肋部及髂部,胸背部嚴重畸形時,全身各處均有疼痛。
2、身長縮短、駝背
由松質骨和皮質骨組成的骨骼中,松質骨更易發(fā)生骨質疏松性改變,椎體主要由松質骨組成,而且支持整個身體,容易產生身高變矮等癥狀。
椎體平均高度約2cm,骨質疏松時骨小梁破壞,數量減少,強度變弱,易于導致椎體變形,在嚴重骨質疏松時,整個脊柱可縮短約10~15cm,椎體壓縮,但后結構如棘突,椎板,椎弓根并未壓縮,從而造成整個脊椎前屈和后突駝背畸形,駝背越重,腰背痛的癥狀也明顯,由于受力的原因,有些患者還伴有側凸畸形。
3、骨折
骨折的主要癥狀為疼痛,輕者常無明顯感覺,重者壓縮性骨折立即疼痛,約持續(xù)3~4周后逐漸緩解,以后遺留駝背,身高下降等。
骨質疏松性骨折發(fā)生的特點:在扭轉身體、持物、開窗、室內日;顒印⒌沟容p微外力作用下即可發(fā)生。
4、呼吸系統(tǒng)障礙
骨質疏松所造成的呼吸系統(tǒng)障礙,主要是由于脊柱畸形和胸廓畸形所造成的,患者出現胸悶、氣短、呼吸困難及發(fā)紺等癥狀較少見,肺功能測定可發(fā)現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減少。
二、老年骨質疏松癥的診斷
1、實驗室檢查
(1)血鈣、磷和堿性磷酸酶
在原發(fā)性骨質疏松癥中,血清鈣、磷以及堿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,骨折后數月堿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。
(2)血甲狀旁腺激素
應檢查甲狀旁腺功能除外繼發(fā)性骨質疏松癥。原發(fā)性骨質疏松癥者血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。
(3)骨更新的標記物
骨質疏松癥患者部分血清學生化指標可以反應骨轉換(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)狀態(tài),這些生化測量指標包括:骨特異的堿性磷酸酶(反應骨形成)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(反應骨吸收)、骨鈣素(反應骨形成)、Ⅰ型原膠原肽(反應骨形成)、尿吡啶啉和脫氧吡啶啉(反應骨吸收)、Ⅰ型膠原的N-C-末端交聯(lián)肽(反應骨吸收)。
(4)晨尿鈣/肌酐比值
正常比值為0.13±0.01,尿鈣排量過多則比值增高,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。
2、輔助檢查
(1)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
①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
X線可以發(fā)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,如骨關節(jié)炎、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。骨質減少(低骨密度)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,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,橫行骨小梁消失,骨結構模糊,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%以上才能觀察到。大體上可見椎體雙凹變形,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,亦稱壓縮性骨折,常見于第11、12胸椎和第1、2腰椎。
②骨密度檢測
骨密度檢測是骨折的預測指標。測量何部位的骨密度,可以用來評估總體的骨折發(fā)生危險度;測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預測局部的骨折發(fā)生的危險性。
WHO建議根據BMD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,規(guī)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減1個標準差(SD)為正常值,較正常值降低(1~2.5)SD為骨質減少;降低2.5SD以上為骨質疏松癥;降低2.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為嚴重的骨質疏松癥。
3、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(fā)性骨質疏松癥。
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(fā)性骨髓瘤、骨質軟化癥、腎性骨營養(yǎng)不良、兒童的成骨不全、轉移瘤、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。
三、鑒別診斷
1、骨軟化癥
臨床上常有胃腸吸收不良、脂肪痢、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腎病病史。早期骨骼X線常不易和骨質疏松區(qū)別。但如出現假骨折線(Looser帶)或骨骼變形,則多屬骨軟化癥。生化改變較骨質疏松明顯。
(1)維生素D缺乏所致骨軟化癥則常有血鈣、血磷低下,血堿性磷酸酶增高,尿鈣、磷減少。
(2)腎性骨病變多見于腎小管病變,如同時有腎小球病變時,血磷可正;蚱摺S捎谘}過低、血磷過高,患者均有繼發(fā)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癥。
2、骨髓瘤
典型患者的骨骼X線表現常有邊緣清晰的脫鈣,和骨質疏松有區(qū)別。患者血堿性磷酸酶均正常,血鈣、磷變化不定,但常有血漿球蛋白(免疫球蛋白M)增高及尿中出現本-周蛋白。
3、遺傳性成骨不全癥
血及尿中鈣、磷及堿性磷酸酶均正常,患者常伴其他先天性缺陷,如耳聾等。
4、轉移癌性骨病變
臨床上有原發(fā)性癌癥表現,血及尿鈣常增高,伴尿路結石。X線所見骨質有侵襲。